抵御心脏的泥石流

作者:《生命时报》 上传时间:2013-01-08

    住在山区的人最怕下雨,大雨过后,泥石流、塌方往往会跟着凑热闹,道路一旦堵死,就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。其实,心脏健康状况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冠状动脉就像公路,各种“养料”通过它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心脏,只有路途通畅,心脏才得以滋养。如果道路淤塞,断了供给,必然祸及心脏。

  心肌梗死就像是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泥石流。泥石流的发生跟道路(血管内径)上有没有障碍无关,而是跟山壁(动脉粥样斑块)有关。当山壁塌陷(产生血块)、道路中断时(血管完全堵塞),中风、心脏病就发生了。

  泥石流一旦发生便非常凶险。如果做好一些预防工作,及时发现一些预警信号,就能成功阻止灾难的发生。

  1.平时做好水土涵养工作。血管壁是否良好,跟年龄、遗传、血压、血糖、胆固醇、运动、抽烟、体重有关,这些危险程度越高,遇到一点点风吹草动,就容易出现泥石流,发生中风、心脏病。

  2.躲开台风天。泥石流最常发生在台风天,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,算出自己的危险分数很高,就应避免“刮台风”,危及心脏健康的台风天就是生气、太疲累、熬夜、压力大、变天、感染或发炎,这些都会让发病的危险性增高。因此,遇到台风时赶紧撤离。比如有压力时赶紧退一步;遇到生气的事,不要乱发脾气;做好口腔卫生,防止细菌进入血液等。否则,就会出现中风、心脏病发作的惨剧。     

  3.重视预警信号。一般情况下,听到山洪轰轰声,瞬间泥石流就涌向公路、村庄。周围住的人们根本来不及躲避。血栓产生也如此,血管壁斑块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出现“山崩”,速度很快,几分钟就心肌梗死或停止心跳,防不胜防。但也有些人血栓产生较慢,心梗前会出现一些征兆。 

  血栓产生速度较慢的人,有时候连续1天—2天,甚至持续一两个星期身体感觉不适,例如原本可爬5层楼梯、快走20分钟,现在突然爬两层就喘得难受,走几百米路就胸闷,胸口有压迫感,不停地冒冷汗。简单说,运动的耐受度突然变差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,应赶紧就医。 

  因此,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很重要,好处之一是血管不容易堵,另一好处是可以做预警信号。如果从不运动,通常血栓很严重时才会出现症状,这时就难预先防范了。平时多做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耗氧量高且能活动下肢的运动,对心脏有极大的好处。

上一篇      下一篇